民国风味杂酱面,重拾舌尖上的旧时光382


杂酱面,一道看似家常却饱含历史底蕴的美食,在民国时期流传甚广,深受文人墨客与寻常百姓的喜爱。今天,让我们踏着时光的足迹,重拾民国风味的杂酱面,领略那份舌尖上的旧时光。

准备食材:
面条:250克
酱油:100毫升
甜面酱:50毫升
豆豉:20克
肥瘦相间的猪肉:200克
葱姜:适量
黄瓜:1根
青蒜:适量
香油:适量

制作步骤:

一、制作酱料


1. 将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细末,葱姜切末。

2. 热锅倒油,爆香葱姜,再下入猪肉末翻炒至变色。

3. 加入酱油、甜面酱、豆豉,翻炒均匀。

4. 倒入适量清水,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5分钟,直至酱料浓稠。

二、煮面


1. 锅中加水烧开,下入面条煮至八成熟。

2. 捞出面条,沥干水分,过一遍凉水。

三、摆盘


1. 将煮好的面条放入碗中。

2. 浇上煮好的酱料,铺上切好的黄瓜丝和青蒜段。

3. 淋上适量香油,即可享用。

烹饪小贴士:
选择优质的酱油和甜面酱,能提升酱料的鲜味。
使用肥瘦相间的猪肉,口感更加嫩滑。
煮面时不要煮得太烂,保持爽滑的口感。
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其他配菜,如豆芽、萝卜丝等。

历史溯源:

杂酱面起源于清末民初,当时京津一带的馆子售卖的一种小吃,颇受欢迎。民国时期,杂酱面传遍大江南北,成为百姓餐桌上常见的一道菜。文人墨客也常光顾杂酱面馆,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杂酱面诗文,如鲁迅的《孔乙己》中就曾提到过。

结语:

民国风味杂酱面,不仅是一道美味可口的美食,更承载着历史的印记。当我们品尝着这碗杂酱面时,仿佛能穿越悠长的时光,感受民国时期的饮食文化。愿这道经典美食,带给您不一样的舌尖体验和味蕾享受。

2024-11-23


上一篇:打造风味丰富的烧烤酱,让鸡肉味蕾绽放

下一篇:辣椒酱的完美配方:比例指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