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酱香型调味料配方详解及制作工艺277


贵州酱香型风味,以其独特的浓郁酱香、醇厚回味而闻名,广泛应用于各种菜肴的调味,赋予菜品独特的地域特色。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贵州酱香型调味料的配方以及详细的制作工艺,力求帮助读者掌握其精髓,在家中轻松复刻这令人垂涎的美味。

一、配方详解:

贵州酱香型调味料的配方并非一成不变,不同厨师根据个人经验和口味偏好会有细微调整。但其核心成分和制作工艺却大致相同。以下提供一个较为通用的配方,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:

主料:
优质大豆:500克 (选择黄豆或黑豆均可,但需保证豆子饱满、无虫蛀)
小麦:500克 (选择优质小麦,最好是高筋面粉,保证面团的筋性)
辣椒面:200克 (根据个人口味选择辣度,可选择不同品种的辣椒混合使用,例如:二荆条、朝天椒等)
花椒:50克 (麻香的重要来源,建议使用青花椒或红花椒)
八角:15克 (增加香气,不可缺少)
桂皮:10克 (增加香味层次)
草果:5克 (独特香味的来源)
丁香:3克 (香味补充)
生姜:50克 (去腥提味)
大蒜:100克 (增加香味和鲜味)
食盐:适量 (根据口味调整,建议先少放,后期再根据咸淡调整)
冰糖:50克 (增加甜味和香气,可根据喜好调整)
白酒:50ml (优质酱香型白酒,提升香气和风味,可选用贵州当地产的酱香型白酒)

辅料:
食用油:适量 (用于炒香香料)

二、制作工艺:

1. 豆类处理:将大豆洗净,浸泡12-24小时至膨胀;将小麦洗净,沥干水分。

2. 蒸煮:将浸泡好的大豆和小麦分别蒸煮至熟透,大豆煮至软烂,小麦煮至内部无硬心。

3. 发酵:将蒸熟的大豆和小麦混合,根据传统工艺进行发酵,这个过程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进行,一般需要持续数月,甚至一年以上。此步骤需要经验积累,建议参考相关书籍或视频教程。 可以将混合物装入干净的容器中,在常温下进行发酵,期间需注意防止霉变。

4. 晾晒:发酵完成后,将发酵物摊开晾晒,去除多余水分。

5. 粉碎:将晾晒后的发酵物粉碎成细末。

6. 香料炒制:将花椒、八角、桂皮、草果、丁香等香料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食用油,小火炒香,炒至颜色微黄,香味散发出来。

7. 混合:将炒香的香料、生姜、大蒜、辣椒面、冰糖、食盐、白酒与粉碎后的发酵物混合均匀。

8. 腌制:将混合物装入干净的容器中,密封腌制,至少腌制一个月以上,时间越长,味道越醇厚。

9. 过滤:腌制完成后,将酱料过滤,去除杂质。

10. 装瓶:将过滤后的酱料装入干净的瓶中,密封保存。

三、注意事项:

1. 发酵过程是关键,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,避免杂菌污染。
2. 香料的用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。
3. 腌制时间越长,酱料的味道越醇厚,但需要确保酱料不会腐败变质。
4. 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,避免污染。
5. 保存时要选择阴凉干燥的地方,避免阳光直射。

四、应用:

此酱香型调味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菜肴的烹饪中,例如:炒菜、炖菜、烤肉、蘸料等等,都能赋予菜品独特的贵州风味。

希望本篇文章能帮助您制作出美味的贵州酱香型调味料,祝您烹饪愉快!

2025-05-24


上一篇:家传秘方:香浓入味、回味无穷的焖酱豆

下一篇:自制炒面酱:解锁地道风味,简单易学的详细配方